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12节 (第3/3页)
“二皇子聪慧,对政务或有一二见解,留在武英殿也无不可。难不成朕搬至乾清宫,你们便不反对二皇子陪伴左右?” ??杨士奇微微皱眉,跟着走出来,直言道:“皇上,此举很可能会带来朝堂混乱,人心不稳……” ??朱允炆抬手打断了杨士奇,笑道:“好了,知你们忠心。放心吧,太子的地位稳固,牢不可破,朕也没有废太子另立他人的想法,如此安排,自有朕的道理。” ??杨士奇、解缙、铁铉听朱允炆如此直接,安心下来。 ??若朱允炆有其他心思,定会闪烁其词,虚与委蛇,无论如何都不会说出“牢不可破”的话来。 ??杨士奇清楚,以朱允炆的雄才大略不会不清楚继承人出问题会带来朝廷风波与动乱,他这些年来一直在培养朱文奎,不就是为了确保大明王朝的繁荣昌盛可以延续下去吗?只是,他到底在想什么,这种安排令人捉摸不透。 ??当朱允炆直言稳固太子地位之后,又紧接着下旨封二皇子为吴王,这个封号的出现让杨士奇等人震惊。 ??吴王这个称号了不得,因为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初期建立的政权是吴国,自称吴王。 ??一瞬间,整个事情变得扑朔迷离。 ??没有人明白朱文奎为何要退后,朱文垣为何会成为吴王并伴君左右。 ??相对于满朝文武的不安与揣测,太子朱文奎尤是轻松,带着韩夏雨跑去国子监,准备和于谦一起结伴出游。 ??国子监放了暑假,于谦想要回家看看,韩夏雨也想念在杭州的家人,朱文奎喊上汤不平与顾云,准备进行一次南下之旅。 ??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小谦子的忧愁与释然 ??于谦的努力令很多人佩服,他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完成了府学所有落下的课程,并跟上了国子监初期课程。 ??就连同室的郭嘉乐、沈达道也给予了于谦高度评价。 ??郭嘉乐称于谦为“神才鬼道”,有着神一样的智慧,鬼一样的恐怖。 ??沈达道称于谦是“意志如钢,百炼不折”,并给于谦起了绰号“于三更”,这是于谦的睡眠时长,一年到头,基本上都是三更睡,五更起,最多中午的时候小憩会,无论酷暑还是寒冬,这小子就没改变过自己的节奏。 ??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刻苦的付出,让于谦在北平国子监站稳脚跟,也成为了国子监令人瞩目的后起之秀。 ??“殿下。” ??于谦见朱文奎来了,连忙行礼。 ??一开始于谦并没有识破朱文奎的身份,但从朱文奎可以进出任何权限的实验室,包括隐秘档案馆,从国子监祭酒、司业、教授等对朱文奎的态度,从监生对朱文奎的恭敬等可以看出,他的身份很不简单。 ??于谦不是傻子,国子监最强调的就是调查与实践。搞调查是基本功,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还在国子监混什么…… ??用了一顿红烧肉的代价,于谦就知道了朱文奎的身份,然后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拆穿了他。 ??但身份并没有成为于谦与朱文奎友谊的障碍,相反,于谦很欣赏朱文奎的独特见解、自律自制,朱文奎也欣赏于谦的正直、毅力与聪慧,两个人年龄又很近,朱文奎比于谦只大了两岁,同龄人之间的惺惺相惜,更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 ??朱文奎笑着走向于谦,弹了弹衣襟:“说过了,私底下没有殿下,只有年七百。可准备好了?” ??韩夏雨见于谦身后的桌上放着一个小小包裹,便笑道:“小谦子的行李可真少。” ??于谦苦着脸:“我叫于谦,不叫小谦子。” ??抗议无效。 ??韩夏雨才不会理睬于谦的反抗,兴致来的时候,连小奎子都喊得出来。于谦还提到过一次“小基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在说远离大明的朱瞻基…… ??于谦无奈,知道找朱文奎求救也没用,只好认命,转而问道:“皇上批准年兄离开京师了?” ??朱文奎点了点头:“父皇一开始并不准,可耐不住我一再央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