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国家制造 第35节 (第1/3页)
??署名:红星中学科学学习小组
??内容:是否能让机器人拥有简单智能,我们进行了多种尝试……
??编辑的身体不由自主往前倾:“这是什么?”
??信寄出后,季椽便不再管,他对自己的水平还是有信心的。
??那台粗糙的蜘蛛机器人除了会自己转向以外,没有任何其他方面的用处,连发条玩具都比不上。但它带来的好处迅速而有效,季勇等人瞬间就被收服了,表示如果是这方面的学习小组,他们非常乐意参加。
??连宋冀宁都说:“缘缘,我觉得我们可以研究这个,做成玩具专门卖给季勇这类型的傻瓜,怎么看都比研究数控机床快速容易多了。”
??季椽摊手:“我的水平很低,让我拿这种程度的技术制造商品,我是绝对不同意的,太丢脸。”
??“不能做得再好了吗?”
??“可以再好一点,但也不够资格贩售成商品。”
??宋冀宁失望:“好吧,反正也达成一个目的了。”
??季勇这群傻瓜因为觉得研究机器人很酷很好玩答应了,何校长这边却仍旧不肯放松。
??幸好季椽很快收到了《青年科学报》的来信。
??来信送到学校,信封上还盖了《青年科学报》的章,非常引人注目。因为信是寄给季椽的,李书兰便代拆了。
??信中是一份工整的稿件录用通知函:
??致:
??红星中学科学学习小组:
??您好!非常高兴地通知您,您撰写的文章《机器人的简单智能》本报已同意采用,拟于1981年10月期刊裁。特此通知。
??另附:您对机器人的研究令人惊叹,就我所知扶桑不久前刚提出机器人的实用性与智能性,可以肯定的说,在智能性上,您对机器人的研究已超越扶桑,但不得不遗憾您的机器人不具备实用性。
??为此,本报编辑部强烈向您推荐《新工业革命核心——机器人产业》,《最优控制理论》。
??期待与你的交流。
??盖章:《青年科学报》
??李书兰拿着信件发愣:“红星中学科学学习小组是什么?”
??虽然论文还没有刊载,然而这封录用通知函的作用是巨大的。何校长在得知他们组成的学习小组研究出机器人,还得到《青年科学报》的青睐以后,自然不再阻拦。只是多少有些不甘心,想让季椽把其他好学生也加进去。
??季椽坚定拒绝,他本来又没打算研究机器人,要不是何校长阻拦,他何必绕这一圈。
??编辑部热情的来信都让他觉得吃不消。
??然而更让他吃不消的事紧接而来。
??第53章 来访者
??红星中学的新校舍是去年刚建成的,二三年级都在新校舍上课,只有一年级和教师办公室在旧校舍。
??校长终于答应季椽成立学习小组后,他便直接找了个空教室当成基地使用。
??工具和配件是从家里拿的,因为数量不够,宋冀宁和季勇等人都从自家里拿了几样工具过来,勉勉强强看着像个小维修部的模样。
??学校老师和学生都跑过来转悠了几圈,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很快就没了兴趣。
??季椽要做的是关于高精度一轴数控机床的一个电子改造器,功能是安装在数控机床的主机上,增强数控装置和检测反馈装置的灵活度。虽然达不到二轴的水平,但也能升级至1.5轴。
??不管外界如何想封锁这个国家的科技,老一辈研究员们总能找到方法破解。
??但现在这个时代还没人研究出来,季椽也只是听说,没有实际制造过。好在虽没有专业人员,他找的助手也不错,季勇等人毕竟是造过炸弹学过排雷的小红兵,动手能力很强,按季椽的要求制造一些集成电路没有问题。
??季椽拉着宋冀宁陪他一起研究,顺便向他讲述其中原理,宋冀宁听得懂季椽
FF
X .